禁欲、善恶与本真

        好多人提到修炼,就说禁欲,不过只禁淫欲是不够的,片面的。那养生欲、健康欲、生存欲、修仙欲要不要也禁掉呢?食欲可以禁掉,大不了饿死怕什么。但是禁欲嘛,就封上嘴巴蒙上眼睛躺着不动,然后就可以成仙了?再进一步,练功的欲也要戒掉吧,断情绝欲,怎么能不彻底呢?什么做不到?所以那就不要禁欲喽!老子讲寡欲,黄帝讲适嗜欲,现在修道的跟着和尚喊禁欲。那么禁欲和不禁欲哪个对哪个错呢?不同的情况一定有相同的要求吗?不是的,禁欲是个别功法的需要,不是普遍情况。
       是啊,未来是无穷的,社会形态也是无限的,道德标准也是没有一定之规的,那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呢?只有回到本心。弱肉强食是天道,助弱锄强是人心,哪个对?没有绝对的对错,回到本心本性才是正道。一个人如果执着于行善积德,受惑于因果宿命,也就被蒙昧了本真。只有从善恶之执中跳出来,所思所行发自性情,才可以问道。不从善恶跳出来,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善心,做再多的善事,可以说是假慈悲了。本真两字可不易做到,人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小孩子没糖吃在哭,心生怜悯,看到别的孩子拿着糖,心生贪求,这都是本性。后来人们管利人和损人叫做善和恶,然后用道德来要求自己,泯灭本真。但是世界上的事不是像吃糖那么简单,也不是只靠道德就能约束,于是就产生了法律。修道人就是要回归本真,从心所欲,但仅仅从心所欲,脱离法律和道德的拘束,又被欲望所支配。所以又要有一个尺度,就是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寡欲,是黄帝所说的适嗜欲。       这对于受惯了洗脑和灌输的现代人来讲很难理解,但这是求道的一道关口。善恶是社会评价属性,不是本来面目。但人是群居动物,脱离不了社会,就算是修道也一样要有一个参与社会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群聊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