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龙的传人
龙在华夏文明里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概念。要追究龙文化的来龙去脉,或者龙形象的产生,那非得写一部《龙文化十二讲》《龙十二代疑云》什么的,我们没那个必要。所以我们就看看龙在我们华夏文明中的主要文化意象,算起来大致有以...
龙在华夏文明里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概念。要追究龙文化的来龙去脉,或者龙形象的产生,那非得写一部《龙文化十二讲》《龙十二代疑云》什么的,我们没那个必要。所以我们就看看龙在我们华夏文明中的主要文化意象,算起来大致有以...
(七)走向未来
巫、道、仙,修行这条路会有未来吗?
现在是科技发达的时代了。修仙啊,开玩笑呢吧,谁这么傻还信那个。老婆,快出来看上抵啊
科学是向外求的学问,依赖于外物,而忽视人本身的进化。而修炼侧重的是人本身的进化。但是科学可以普惠大众,而修炼只能救度一人。科学可以随求随应,修炼只能在万千人中成功一人。个人以为,修炼才是最终代表了人类进化的究极方向。但是,科学才能推动整个人类极大的进步。
将来,科学能够改善人的基因,能够提升人的能力,能够让人成为神,科学会做到许多通过修真千难万险才能做到的事。也许将来,科学还能破译巫术的秘密,能够破译命学的原理,能够预测未来,能够发现阴阳二气,能构造出两界虚空发动机...
(六)转世轮回
很可悲,转世轮回几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普遍信仰,所以曾经有精神的强悍的汉人,就是变成如今这样的软弱民族。幸而中国还有儒、道思想,不然,就像加比勒卫国那样被灭掉,就像西域诸国那样被灭掉,就像天竺贱民一样变成一坨垃圾。
前面我们在道与生死一章讲过,中国讲人死灯灭,讲黄泉幽都,但并没有转世轮回的概念。那时候的华夏民族精神,是有血性有烈性的,是崇文尚武、民风剽悍的。在和周围蛮夷狄虏的战斗中,从来都是硬刚而不落下风,蛮夷们只能在中原衰落时期可以打打秋风。但自从汉民族被轮回转世思想侵蚀,就开始逐渐向三哥的民族性靠拢了。是个蛮夷都能来撩拨一下,还三翻四次被人连老窝都给端了。就算经过大唐中兴,最终也...
(五)福地法域
哥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却流传着哥的传说。
地仙已经无觅踪影,但是地仙留下的遗产却有人继承。
晚唐高道杜光庭在他的《洞天福地记》中列出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则可得道成仙。洞天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福地意谓得福之地,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
《西游记》写那石猴,看罢多时,跳过桥中心,摆布寓目,只见正傍边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正楷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桃花源记》写武陵渔夫,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胡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以上纯属凑字数。
洞天就是地仙留下的遗产,好吧,如...
(四)仙道修炼
起码在宋代以前,继承自巫祝的存思法仍然是仙道的最普遍的方法。
而如今,提到仙,提到道,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内丹法。
任何一个时代,能够得到真传的都是极少的一部分人。其他人拿着各种丹书丹经道书,研究比照,妄图研究出其中的秘密。而丹经道书中,一般都会有一些缺失错漏,属于秘传的内容。又兼不同门派的道书,其中隐语含义不同,所以这些人的后果,最好的就是能修个入门,再往后几乎都难逃出偏的下场。外丹、服食也是如此。
隋唐时期,道人中烧药炼丹的风气达到了顶峰,烧炼丹药的道人和信士大有人在,而真正有外丹派传承的又有几个人呢?盛极而衰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道士们经过长期的、大量的炼丹实践,终于证明了一丹在手...
(三)仙胡合宗
要谈仙道的话,那么胡教对仙学的影响就不可不谈。仙学在唐宋以后,受到胡教的极大影响。
跟胡教自己脸上贴金说被迎入中国万民欢庆不同。胡教初传入中国,是不受欢迎的。不事生产、寄生蠹蛀、断子绝孙、易姓背祖,胡教这些特点和华夏民族的精神是相悖的。因此在汉魏晋三朝,法律上只允许胡人自己建庙自己拜胡,是禁止汉人出家做牲人的,而重视家族传承的汉人也极少有人愿意改姓背祖成为罪人。南朝《高牲传》“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其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循前轨。”唐《法苑珠林》“太康(晋武帝)中,禁晋人做沙门”。在这个时期,汉人出家是违反刑律的,晋惠帝时期,法祚兄弟二人作奸犯科违法出家,被官府斩首...
(二)不死之方
我们看看方士的定义,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人。技能点:祭祀鬼神、法术术数、算命看相、阴阳风水、行医救人、炼丹合药、忽悠皇帝。
巫祝和方士们,一直认为在某个地方有一种不死药,而服食不死药之后就可以长生不死。开始他们在自然中寻找,例如甘木。后来大概发现没有用,于是就自己进行研发。帝药就是众巫研发出来的药物。这种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某位天帝,和他手下的灵山十巫炼成的,这位天帝,根据山海经内容对比,极有可能就是黄帝。《山海经》,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帝药就放在巫山不死药研究院的八间实验室里,天帝派黄鸟飞行器进行警戒,以免被玄蛇部的间谍偷走。
天帝和十巫,就不死药的...
仙之章
(一)仙之渊源
仙这个概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出现于大篆中。原字是一个人爬到一个鸟巢上,寓意人变成有翅膀的羽人。其出处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宾客们喝醉了,纷纷离开座位像鸟儿一样翩翩起舞。
在《庄子·在宥》也有“仙仙乎归”的说法,象鸟一样飘然归来。而在《庄子·天地》这一篇中,就已经明确了仙字“成仙”的含义,“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庄子的外篇杂篇,可以认为是庄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著述的。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仙这个字的基本含义已经确定了,和《说文解字》中“僊,长生迁去也。”含义几无二致。
大家可能发现,成仙这个概念,从一形成,就是做一个有翅膀的人,是飞...
(六)道与生死
生是什么,生生不息。
《周易》上说“生生之谓易”,易是什么,易就是改变、变革、革新,就是不停的演化。大到宇宙的生灭,小到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无不在大道演化之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万事万物的演化过程。
生字的象形文字是一株大地上的幼苗,大家可以想象,这幼苗由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种子落地,然后枯萎化为泥土,新的种子又开始新的历程。这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无穷无尽的过程。生这一过程,包括从产生到终结从终结到产生无限的演变。生也是生,死是生的终结,又是新生的开始。泥土可以生草木,草木死而生泥土。
但是大家不关心生,因为大家都是活着的人。大家不想关心自己是怎么来的...
(五)道与鬼神
人与鬼神,还有动物、植物、昆虫、细菌以及其他各种生灵,都是大道所生,宇宙演化的一部分。
上古人道先辈们,是怎样对待鬼神的?除祖先英灵外,鬼神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蛮荒异类,时人认为他们神通莫测,称为神,另一种是就是自然神灵和山灵野鬼,而动物灵则属于妖类。对于蛮荒异类,对人类威胁比较大的,上古道家就是一个字,杀。例如,《山海经》中有一头雷神,叫做夔,长得就像没有角的牛魔王但只有一只足,夔从水里出来的时候风雨大作,电光闪烁,声若雷鸣。后来呀,黄帝正好缺一架战鼓,就心平气和的跟夔商量,您好您看我正好缺架鼓,劳驾您乖乖的把皮脱下来,再送我几根骨头,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无奈夔不识抬举,黄帝只好亲自...
(四)庄子之道
庄子就是这么做的。
老子不是道思想的创造者,也不是春秋时期唯一的道家诸子。说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不代表没有其他道家,只是其他道家都被代表了。就像我们现在提到在线支付,就是说微信、支付宝,其他什么Applepa呀支付啊,那是啥!我们说上古两家巫祝、人道,也是这个意思。
出于不同派系的道家思想,在当时各有不同的认识和主张。春秋时期,老子同时代或更早的的道家流派有管仲、老莱子、杨朱等,晚一些的有列子、王诩、庄子、韩非、等等。在修身方面,各个道家流派的主张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区别都在于治政方略。然而道家处世,讲的是与世推移不滞于物,就算儒家、法家都可以说是道家的变异流派,道不行则行之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