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仙之章

(一)仙之渊源

仙这个概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出现于大篆中。原字是一个人爬到一个鸟巢上,寓意人变成有翅膀的羽人。其出处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宾客们喝醉了,纷纷离开座位像鸟儿一样翩翩起舞。

在《庄子·在宥》也有“仙仙乎归”的说法,象鸟一样飘然归来。而在《庄子·天地》这一篇中,就已经明确了仙字“成仙”的含义,“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庄子的外篇杂篇,可以认为是庄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著述的。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仙这个字的基本含义已经确定了,和《说文解字》中“僊,长生迁去也。” 含义几无二致。

大家可能发现,成仙这个概念,从一形成,就是做一个有翅膀的人,是飞升成仙,到天帝住的地方去。这和上古道家长生住世,追求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追求是截然不同的。反而这和巫祝们的追求是相同的,上古的巫祝们,追求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天柱、高山、建木、不死药等,跑到天上去,跑到天帝和五方天帝祖先们身边。这些在《山海经》中多有记载。

事实上,仙这个字就是由方士术士们创造的,最起码,成仙这个含义是他们创造的。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原有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不断兼并,中层的巫祝们纷纷失业。这些人就变成了周游列国的方术之士。

仙人,在最初,就是指带有翅膀的“羽人”,而求仙的方式,主要是“不死药”。其中前者,成为后世仙人“碧眼方瞳羽衣鹤氅”的形象来源,后者,成为炼丹术的发端。《楚辞·远游》中,仍羽人于丘丹兮,留不死之旧乡,正是神仙追求的生动写照。《神农四经》曰: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毛羽,行厨立至。这简直就是巫祝追求中最理想中的样子。到东晋干宝《搜神记》淮南王升仙传说中,刘安成仙前唱的还是“公将与余,生羽毛兮。”意思是,仙人啊,赐予我一身羽毛吧!关于神仙长毛的记载还有很多,不一列举。

写到这里,我好像觉得,秦始皇追求成仙好像有点想不开。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神仙的形象,有的人就觉得神仙这玩意儿,长了一身毛,不是好东西。葛洪《抱朴子》记载彭祖说: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更受异形,有似雀之为蛤,雉之为蜃,非人道也。从彭祖的言辞间我们可以看出,彭祖对神仙是不以为然的,把他们称之为异形。所以彭祖坚守人道,只求长生住世,对长一身毛毫无兴趣。

对比道家真人至人神人御六气乘风云逍遥风度,神仙的形象可以说,简直Low爆了。所以后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对神仙的形象进行了改革。到了东汉时期,著名的“无神论者”王充在《论衡》里为神仙正名,“飞者皆有翼,物无翼而飞,谓之仙人”到魏晋时期,神仙不长毛已经成为主流认识,神仙们长了六七百年的毛,终于可以脱掉了。此时葛仙翁在《抱朴子》中援引其师祖左慈所著《仙经》: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从仙人的形象上,向道家靠拢了。这应该也是巫道融合的后果之一。东汉《太平经》中,将神仙分为六等,为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从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巫教与人道融合的影子。其后一直到隋唐时期,虽然不同经典中对神仙有不同分类,但大体不出《仙经》所说的范畴。

随着在道教中神道一系占据上风,到《钟吕传道集》五仙品,仙人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变化。在《钟吕传道集》中,天地人神鬼五仙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一是其鬼仙就是阴神,二是其人仙大约为将道家先天境界,三是其地仙大略等同于神人。这三者还可以说是可以,而神仙就有些牵强,既已炼形长生形神俱妙,反求炼成法身抛弃道体脱壳尸解,本可游于八极反求居于三岛,而认为神仙胜过地仙,也是神奇。天仙则完全是落入神道了,居然是神仙靠人间功行,受玉帝诏书飞升,然后上去做官升迁。这个想法我已不知如何评论了。

与巫道融合后的道家相比,仙道明显受到更多的巫教影响。想想仙道本就是巫祝方术之士所传,又融入道教,才渐渐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