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
(四)庄子之道
庄子就是这么做的。
老子不是道思想的创造者,也不是春秋时期唯一的道家诸子。说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不代表没有其他道家,只是其他道家都被代表了。就像我们现在提到在线支付,就是说微信、支付宝,其他什么Applepay呀、Y支付啊,那是啥!我们说上古两家巫祝、人道[……]
继续阅读
(三)老子之道
上古之道,至老子为之一变。
老子继承了上古道家的遗产,但老子之道,不是上古道家之道。
先说说老子这个人。《史记》中对于老子生平的描述基本上一言难尽。古人称氏不称姓,老聃,聃是老子的氏,老子是姬姓聃氏,其祖先季载,姬姓周氏,季是行字,载是名字。[……]
(二)真至神圣
总有一些修炼上古道家法门的修道人,没有死于无情的岁月,没有死于残酷的战争,他们通过修炼,一直活下来,攀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他们从一个普通人,修炼成更有能力的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他们的终极追求就是真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身,就包括神和形,精神和[……]
道之章
(一)上古人道
道,这个概念不是老子创造的,道家,也不自老子始,老子只是写了一篇《老子》,将道这个概念记录下来,而《老子》和《庄子》,是我们所能看到的道家思想的极大成者。
上古以降,道从何来?
三代的两种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没有道这个字[……]
(七)巫祝传承
巫道合流之后,巫教传承大多包含在道教之内,但基本上所有传承,都称道不称巫。当然,道教之外,仍然有一些人坚持着原始的巫教传承,就像有些人仍在坚持着原始的道家传承。
静定、存思和音诀是巫祝在修炼方面的主要传承,这些基本上,一直应用于现在的道教以及其他宗教的修[……]
(六)巫道合流
汉武帝初年,其实对于方术之士还是有一定的容忍度,也宠信过几个有名的方士,例如方少翁为李夫人招魂之事,但前提是不要参与国家大政。而黄老道家却在汉初逐渐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成为有很大影响力的半宗教团体和治政势力,但这种融合并不严密,只是松散的阵线联盟。
所[……]
(五)独尊儒术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秦代周政,焚书坑儒。绵延了几十上百万年的轰轰烈烈的巫的时代,终于缓缓落下帷幕。 自从礼崩乐坏开始,这个天下就不是以前的天下了。礼是周天子的礼,也是巫祝们世世代代所维护的礼。神明法力再高,也抵不过这天下众生推动的煌煌大势。革鼎变易的激荡之世,巫祝们也成为了被鼎革[……]
我观丹经道书、网上诸法,大多神玄关形玄关不分,入玄关钻杳冥不分,退识与凝神不分,炼形炼体不分,采小药采大药不分,仙道神道不分,治学与问道不分,皆古今之糟粕而已。如此文章,读之何益!
[……]
(四)巫的修炼
那个时候,人的灵性尚未被知识所掩盖,其中有一些人,可以很容易的接触到一些超自然现象,例如——有趣的灵魂。他们就成为第一批通神者,他们依靠从灵魂那里得来的经验、预测、探查手段,获得了部落的发言权,成为部落的辅佐者,或者领导者。而灵魂,则依靠他们的帮助,成为——神![……]
(三)巫的体系
巫祝之中有两个大的体系,其中一个是祭祀体系,就是后世的宗庙体系。巫祝从一诞生,贴上的标签就是,事无形、事鬼神。古人说他们是——能接神者。沟通鬼神,祭祀先祖,以及天地自然神灵,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周礼》曰: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祇。
天地自然神灵,当他[……]
(二)役使鬼神
华夏的巫祝和其他国家、民族的巫师另一个主要的不同点就是,华夏巫祝的主流是役使鬼神而不是信仰鬼神。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巫祝而不是一般平民与奴隶。在巫祝发展的早期,肯定有过以信仰鬼神为主的阶段,但是睿智的精英们很快发现了役使鬼神的秘密。管仲谓齐桓公曰: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
巫之章 (一)华夏巫祝 巫是人类最早的神秘阶层了,在氏族社会早期,处于社会权力的顶端,即是与祖先、神明沟通的人,又是部落的领导者。到三代时期,巫祝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处在权力的核心,属于国家高级公务员编制。再到后来,经历独尊儒术与巫道合流之后,巫祝阶层大部分并入道教,少部分进入礼部并入儒教,剩[……]
破题——巫道仙
我是一家民间道脉的传承人,不是道教,不是法教,不是术数,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是一家道家学派。下面会根据我自身的经历,和我对修行圈子的了解,来讲述、记录一些事情,说一说我所了解的巫、道、仙,尽量让大家去了解真正的道家思想。
开题明义,是说说我所知道的巫、道、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