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尚阳讲道家思想精粹(七)

第七篇:寿蔽天地养生主

长生、养生是老子以及庄子的重要主题思想之一。在讲正题之前,先需要说一说要怎样读懂老子和庄子。首先读老庄需要把握老庄的整体思想,不能断章取义,要理解一句话,要看上下文、看整段、看全篇、看全书。其次读老庄要把握核心思想,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与德,德就是行道。庄子的思想核心是逍遥,余篇全围绕如何达到逍遥具体来谈。再次是要体味文字之外的东西,不能单就文字论文字,也不能把寓言当真实。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庄子里面的寓言故事都是借以来说明道理,如果当真你就输了。最后是读老庄要以道解道,老庄言道,自然应当以道解老庄,任何以儒解老庄,以佛解老庄,以西方哲学解老庄,以丹道解老庄,如此等等,都是门外汉。长生、养生是在谈生死,生死,在老庄这两部经里各自有矛盾之处,导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解,大多是窥一斑不能见全豹,只得到了皮毛,而不能解其真意。

谈到养生,就不可避免的谈到生死观,老子和庄子的生死观代表了道家对生死的了解和对生死的态度。出于生入于死,生而为人,死而回归天地,这就是道家对生死的了解。求长生而不畏死,这就是道家对生死的态度。

老子言,出生入死,生死犹如出入,人生就是两道门,从写着生的那道门出来,就走向写着死的那道门。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千古以来,英雄豪杰,有谁能长生不死。除非从这条生死路上跳出来,不生不死,也就长生长死。

庄子在很多地方谈到生死,并且举了好多例子来阐明自己对生死的态度。对死后未知境遇的了解,对自己生死的态度、对亲友生死的态度和对他人生死的态度。

庄子在去楚国的途中见到一个骷髅,骷髅在梦里向他描述了死后的世界,上没有国君的统治,下没有官吏的管辖,也没有四季的操劳,从容地把天地看作春去秋来,即使南面为王的快乐,也不可能超过。庄子说,我让司命神来恢复你的形体,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的父母、妻儿、邻居和朋友中,你想要吗?骷髅皱着眉头忧虑地说,我怎么能抛弃南面称王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的劳苦呢?

有人以为这就是以生为苦以死为乐,这是没有认真阅读的结果。首先要看这些话是在哪里说的,是梦里,是一种假设。除了吐槽时事的成分,庄子告诉我们,死亡是未知的。人们都认为死是可怕的,庄子告诉我们,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我们活着,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死亡是一件快乐的事呢?我们活着不愿意死去,也许死去的人还不愿意活过来呢,我们又为什么好生恶死呢?如果放到整个大道、整个自然来看,你不曾生,也不曾死,你一直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谁忧愁?谁又快乐?生死这件事,也许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关于庄子对自己的生死是怎么看的呢,在第一章里我们就举过庄子要死的例子。庄子把天地当做棺椁,把日月当做双璧,把星辰当做珍珠,把万物做陪葬品,死后任凭乌鸦和老鹰啄食。庄子这个人,活着不愿意厚养,死了不愿意厚葬,他不厌恶自己的生命,也可以欣然接受生死,无论生死,他都遵循天地自然的道理行事。

庄子的亲友死了,庄子是怎么看的呢?《至乐》一篇中,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唁,庄子正踞坐着敲盆唱歌。惠子说“你和妻子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她为你养大了儿子,自己也老了,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歌,不是太过分了么。”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能不感慨悲伤呢。但是后来想想,她最初本没有生命,不但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连气都没有。在混沌恍惚之间,产生变化就有了气,气产生变化有了形,形产生变化有了生命,现在又产生变化走向死亡。这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现在她安然回归天地之间,而我却在这里悲伤地大哭,我觉得这是不能通达生死的道理,所以也就不再哭了。

庄子鼓盆而歌不是无情无义,不是不在乎亲情。人有远近亲疏,有七情六欲是天性,亲友过世,悲伤是人的正常情绪。庄子不再悲伤,是因为他已经悲伤过了,从情绪走向理智,不必一直悲伤下去,那就真是不通达了。从人道的角度悲伤过后,从天道的角度理智的看待死亡,就如同理智的看待生存一样。

他人死了,庄子又怎么看呢?《养生主》中写了一则寓言。老子死了,秦失前去吊丧,哭了三声就出来了。老子的弟子问他说:“你不是老师的朋友么?”秦失说:“是啊。”弟子说:“作为朋友像这样吊丧可以么?”秦失说:“可以啊。我一开始以为他是个得道的人,现在不这样认为了。刚才我进去吊唁,有老人哭他,像哭儿子一样伤心;有少年哭他,像哭母亲一样伤心。这些人到这里来哭他,必然有不应当说而说话的,有不应当哭而哭了的。这就是违背天道而倍加了情绪,忘记了人本来就是来于自然,古人称这是违背自然招致的痛苦。”老子刚巧来到世间,那是应天时而生,刚巧离开人世,是顺自然而死。安然顺应天时和自然,那么就不会大悲大喜了,古人称这是不悖于自然的状态。古时候人们燃烧篝火,不停的添加木柴,木柴一块一块烧完了,但是火种却传了下来,没有穷尽的时候。有些人虽然死了,但是他的道却传了下来,无穷无尽。

大家看,庄子的态度就是安然接受生死,而不必大悲大喜。亲友亡故了,可以悲伤,不必过度。于是就又有人片面的理解了,庄子这是不主张长生啊,顺应自然,该死就死。然而,这非但是对生死观的理解错误,对自然的理解也不清晰。不怕死就非得等死么?不怕死就不能追求长寿么?追求长寿是人的角度,安然接受生死是道的角度,人死悲伤是人的角度,不过于悲伤是道的角度。人首先是人,然后才及于道。

庄子在第一篇《逍遥游》中,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生死束缚是求道、求逍遥的障碍之一。我们要求养生求长生,不是贪生,不是怕死,是为了摆脱生死的束缚,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为什么呢,不只是因为真人的心灵境界高,还因为真人可以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有无穷的寿命,还需要为了活着喜悦么,还需要害怕死亡么?

这就是老庄一脉相承的道家生死观,长生而不畏死。先求长生,长生不得,便求养生,寿命将近,便安然接受死亡。

好,下面就是一个困扰了全人类成千上万年的问题,如何长生呢?老子给出了我们答案,保养精气和精神,与万物循环一体,进而与道同游,永恒不死。治人事天莫若啬。修身和治国一样,都要吝啬节俭,放在修身上说,就是保守精气神,也就是积精累气全神,这就是长生久视的道理。而长生久视,层层递进,不只是需要积精累气全神,还要与整个天地万物相互交融循环平衡。天地长久,就是因为与万物互生而不自生,无私而不自私,反而以不自生成就长生,以无私成全了自私。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是依赖于天地的存在,而天地之前就只有道存在了,唯有道,才是真正的永恒,唯有与道同游,才是真正的长生。“乘天地之正”的“正”字,也是道的意思,超脱天地、寿命、外物的限制,才能逍遥游于无穷。

具体到方法上来讲,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根据上文来看,是指心性上的知常不妄,不失本真,死而不亡,就是处于一种类似死亡的状态,但却没有真正的死亡,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才能恒久,才能长寿。

天下间,有生就必有死,只有不生,才能不死,若要长生,便要长死,所以,欲学生、先学死。死是什么样的呢?呼吸停止、脉搏停止、不需饮食、没有意识。活人怎么学死呢?

呼吸停止,就是胎息。胎息概念是从胎儿呼吸那里来的,胎儿并不用肺呼吸,他所需要的氧气来自脐带,胎儿是用肚脐呼吸的。而胎息就是玄关呼吸,玄关呼吸并不是呼吸空气,而是呼吸精气。还有一种胎息是身体呼吸,体呼吸是呼吸外界氧气的,只是不用口鼻呼吸,而是以身体和皮肤呼吸。从严格意义上讲,玄关呼吸才是真正的胎息。

呼吸停止的下一步是脉搏停止。脉搏代表的是心脏跳动,心脏跳动输送的是血液、养分和氧气。而做到胎息以后,人体能量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对口鼻呼吸和食物越来越少,就达到了自然辟谷。这个时候心跳的作用也就越来越小了,就会越来越缓慢,甚至好长时间一下,这就是脉住。到先天境界的极点,人仙境界,心脏也就完全不需要跳动了。无论胎息还是辟谷都是功夫到了以后达到的自然境界,而不是一种功法,否则只能叫憋气、挨饿。

《庄子·大宗师》上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就是在描述胎息状态。很多人理解这句话,认为这是一种功法,是用脚呼吸、呼吸到脚或者说是从脚上产生气机。还是那句话,读老庄不可断章取义,也不可执著于文字,看看上下文,上下句,还会觉得那样解释贴切吗?从总体来看,这段话所描述的是真人境界的一些体现,丝毫不牵扯到具体法门。从下句来看,这是在以真人的呼吸和众人的呼吸作对比。真人如果只能用脚呼吸,那还是提挈阴阳把握天地的真人么?真人不止可以用足呼吸,还可以用身体任何一个部位呼吸,这就是胎息的表现。所以比较贴切的解释应该是,真人呼吸可以用脚,众人呼吸只能用喉咙。就像某些人夸奖别人时说的那样,嘿,人家谁谁谁用脚写的字都比你用手写得好。

这是人身体返还先天的过程。《道德经》里有句话,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这个柔,就是先天的特质。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身体柔软,就是生机旺盛的表现,内气温和,就是回返婴儿之身的表现。所以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可以以婴儿为范例,所以毒虫不蜇他,猛兽不捉他,老鹰不抓他。筋骨柔弱却能够握固,不知两性却能勃起,就是精气充足的缘故。终日哭号而不沙哑,就是因为身具淳和之气。这就是先天婴儿之体。我们生活中有狼孩的例子,有被抛弃好几天活下来的例子,人小的时候破皮不留疤,身体恢复能力快,小孩子成天蹦蹦跳跳都不会累,婴儿幼儿的生命力,要比成年人要强得多,这都是柔弱中和的缘故。而成年人的生命力越来越弱,这就是物壮则老,不合于生之道,就会早早的死去了。

同一章还有一句话,叫做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载字是语气词,没有实质意义。营就是人的形体肉身,魄就是人的魂魄精神,形体和精神合抱如同一体,可以永不分离吗?要达到营魄抱一、形神俱妙的无离境界,不但要锻炼形体,而且要锻炼精神。在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中都记载了锻炼精神的法门,其中庄子说的更浅显一些。

《庄子人间世》中讲“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大宗师》中讲“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讲的心斋和坐忘,实际上是一回事,我们这里不做字句的翻译,但是我们用几个词来概括他一下,后世把心斋和坐忘的方法和状态总结为“心死神活”“识神退位、元神主事”,我们的说法叫“退识进神”。这也是庖丁解牛这个故事的核心内容,在庖丁解牛这一段里有一句话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就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里还有很多的寓言表达这一观点,大家可以找出来看看,这里不一一举例。大家也可以根据上面这些说法,去好好思索,自己破除文字障。

养生除了修身,还要懂得趋利避害。《道德经》云,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就是说善于养生的人,善于趋利避害,不会留下伤害自己的机会。孔子也讲过,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也是一样的意思。

庄子在濮水边隐居,楚王派人去拜访庄子,打算请庄子去做他的宰相。庄子说:“听说楚国有一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楚王用丝绸箱子把它包裹起来,供在庙堂之上。这个乌龟,是愿意死了以后,把骨头留来下来享受尊贵的待遇呢?还是愿意活在泥潭里甩尾巴呢?”楚国的使者说:“龟应该是宁愿在泥潭里面摇尾巴。”庄子说“你们去吧,我也宁愿在泥潭里面摇尾巴啊”。
楚国的宰相虽然尊贵,但却受到约束失去自由,时刻可能有刑罚加身,怎么能比得上自由自在的隐居呢。此所谓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然而狂矞yu、华士两位大隐士,却因为不臣天子,不友诸侯的罪名,被姜太公杀掉了。这是为什么呢,是想要在泥潭里摇尾巴也不行吗?不是的,这两位大隐士不是死于隐逸,而是死于声名。你要隐居就好好隐居,和光同尘,要那么大的名望干什么。随驾隐士要名声,那是把隐居当做做官的终南捷径。你既然不愿意为天子和诸侯所用,却又树立大贤人的名声,你意欲何为呢?不杀了你,天子和诸侯能安心吗。所以这两位大隐士可谓死得其所,成全了他们宁死不做官的好名声。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不是道家的前辈。

庄子讲过无用,也讲过有用,还讲过无用之用,这都是在探讨如何趋利避害。世间无一定之规,不论是有用,还是无用,又或者介于有用和无用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执道而行,自能万物不伤。怎样执道而行呢,就是处柔弱,守中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柔弱中和,俭就是保守神炁,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争。

处柔弱,守中道,就是世俗生活中的养生之学。在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个词叫“知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道万事有序、行事有度,能够停留在最恰当的地方,这就近乎道了,这和道家“居善地”的意思是一样的。

日常养生也是这样,我们要靠向外界摄取来保养自己,但是又不要摄生太过。老子说,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本来可以长命的,结果短命了,为什么呢,他摄生太过了啊。营养过剩,缺乏锻炼,导致疾病缠身,现在医院里因为富贵病死掉的,不是很多么,这给老子这句话做了非常生动的注解。

身体上是这样,精神上也是。老子主张清心寡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这些过于繁杂的东西消耗了人的精神精气,使人短命。  老子教育孔子的时候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人要长寿,就要谨守一心,七情不可过分动摇。

《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就是养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