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六)道与生死

生是什么,生生不息。

《周易》上说“生生之谓易”,易是什么,易就是改变、变革、革新,就是不停的演化。大到宇宙的生灭,小到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无不在大道演化之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万事万物的演化过程。

生字的象形文字是一株大地上的幼苗,大家可以想象,这幼苗由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种子落地,然后枯萎化为泥土,新的种子又开始新的历程。这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无穷无尽的过程。生这一过程,包括从产生到终结从终结到产生无限的演变。生也是生,死是生的终结,又是新生的开始。泥土可以生草木,草木死而生泥土。

但是大家不关心生,因为大家都是活着的人。大家不想关心自己是怎么来的,只想关心自己是怎么没的,就是死。

死这个字,甲骨文是一个人站在一块碎裂的骨头旁边,人变成尸体了,就是死了。列子说,死者,人之终也。人的生命终结了,就叫作死。那么人死之后,是否有灵魂存在呢?我们看看古人怎么说。《黄帝内经》曰,肝藏魂。《礼记》曰,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楚辞》曰,魂魄归来,无远遥只。《左传》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能长久?

但是古人似乎并不认为魂魄离开身体可以长久存在。《礼记》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还说过,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原意老子的精神通过一代代人传扬下去。字面意思是不停地添薪,火就能一直延续下去。但是薪断了呢?这似乎是古人“人死如灯灭”说法的最早来源。汉桓谭《新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如善扶持随火而侧之,可毋灭而竟烛。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还有以为大家常以为的“无神论者”王充,如果大家读过他的《论衡》,就发现他所说的神灭无鬼,不是说人没有魂魄,而是说人魂魄离开身体就会消散掉了。

但是是所有人的魂魄精神都会消散掉吗?不是的,古代的祖先神道体系,只要子孙祭祀不辍,祖先魂魄就可以成为神明,最高可以成为一方天帝。我从前读道藏时还看过一本书中明确写神明依靠人祭祀而生存,可惜要引用他的时候,百度上搜索不到相关信息。

古人还认为,人死后如果去往黄泉居住,魂魄就不会消散,但不能久留人世。《管子》曰,应公之赐,杀之黄泉,死且不朽。《左传》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黄泉这个概念后来发展成幽都,就是阴间,再以后就是泰山冥府。

再者,古人认为,意志强大的、横死的人,灵魂都比较强,可以存留的时间比较久。例如屈原《国殇》: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是军魂。《左传》: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於人,以为淫厉。这是说附体,横死的男女怨气大,魂魄强些,就可以附体作恶,或出道出马给人看事。

那么,大家对生死是什么态度呢?庄子通过路遇骷髅的故事告诉我们“生不知死,死不知生”,而通过庄子“天葬”的“遗嘱”,可以发现庄子并不是畏惧生死。但是庄子又在很多章节讲过长生、保身、尽年。很多人认为庄子前后态度是不一致的,其实没有什么不一致。贵生、长生一直是道家各派对于生命的的追求。杨朱如此,老子也如此,长生这个词好像还是老子提出来的,不然老子就不必“贵大患若身了”,以身为患,患身不能保全、不能长生也。而通过我们前面对古人对“死”字定义的理解,可知古人所求的长生,是包括了肉身和灵魂的。

庄子在第一篇《逍遥游》中,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生死束缚是求道、求逍遥的障碍之一。我们要求养生求长生,不是贪生,不是怕死,是为了摆脱生死的束缚,达到逍遥的境界。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为什么呢,不只是因为真人的心灵境界高,还因为真人可以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有无穷的寿命,还需要为了活着喜悦么,还需要害怕死亡么?

这就是老庄一脉相承的道家生死观,求长生而不畏死。先求长生,长生不得,便求养生,寿命将近,便安然接受死亡。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