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三)老子之道

上古之道,至老子为之一变。

老子继承了上古道家的遗产,但老子之道,不是上古道家之道。

先说说老子这个人。《史记》中对于老子生平的描述基本上一言难尽。古人称氏不称姓,老聃,聃是老子的氏,老子是姬姓聃氏,其祖先季载,姬姓周氏,季是行字,载是名字。如果大家不明白,那就比方刘二奎,二是行字,奎是名字。季载是文王周昌之子,武王发之弟,也是周公旦的弟弟。后来周公旦执政时,将季载封地聃国,就以封国聃为氏,称为季聃或聃季,其后人称季聃或聃季一族。但到老子时,聃国已经被灭,空有聃族。

老子著书立说,传道受业,成一家言,为子学家,所以被世人尊称为子。

至于老这个字,难说所从何来,有人说是因老子出生在夏都老丘故地,所以又以老为氏。有人说是因老子年高德劭而称老,也有人说是因老子担任周景王司空,位列三公而称老。不管哪一种,总是敬称。

然而老聃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却和老子的许多事迹一样,在历史中被隐藏了。至于李耳,只是季聃二字削去一半的半字蔑称。

不过无所谓,老子究竟叫什么并不重要,不过是个代号而已。

我们再看看老子的大致经历。老子是聃季一族继承人,世袭周室司空一职,是周景王的司空,位列三公。周景王变法未成,死前嘱托孺子王大夫(相当于太子太傅)宾起扶持变法派庶子王子朝继位,周景王死后,王族单氏发动政变刺杀宾起扶持太子姬猛上台,老子被罢免司空,担任征藏史。同年王子朝率景王旧臣发动政变,驱逐姬猛,夺回王位。晋候保护姬猛逃出都城,姬猛当年病死,谥周悼王,晋侯拥立王子匄为王,即是历史上的周敬王。朝与匄各自为王,人称西王、东王。五年后,晋候帮助东王击败西王,王子朝仓促间率领近臣,携带王室礼器、典籍投奔楚国,积极准备依靠楚国复位,老子作为前王室重臣以及王室典籍管理人也随王子朝奔楚。然而楚国自身内乱,自顾不暇,于是王子朝一行止于南阳。又十年,王子朝被周王匄派遣刺客杀死,老子无所依靠,归还王室典籍,辞官回到郑国境内的封地中牟。第二年,在洛邑仍然拥有庞大势力的王子朝余党因不服周王匄刺杀王子朝,联合郑国,讨伐周王匄,周王匄出逃晋国。晋国一方面帮助周王匄攻打王子朝余党,一方面命令鲁国攻打郑国。第三年,也就是西元503年,晋国大获全胜,郑国被迫与齐国结盟对抗晋国。老子虽然已经辞官,但显然受到了此次事件的连累,于是离开封地,出函谷关,西游于秦。这是我根据各种历史记载和研究结果拼凑出的最可能接近事实的一种可能了。

那么,问题来了,你说这些蛋事与老子变革道家思想有什么关系?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就是觉得,作为周景王的智囊、王子朝的拥护者,经历了这么多事件还没有被杀死,老子能活这么久真是不容易啊!改革之事不出头,传位之事不站队,侍奉一王不叛变,远离名利不热衷,是老子的智慧,是不为天下先,是急流勇退,是圣人无死地。做得好大事,最后跑路了。

其实重点在这里。先看聃季家族世袭的职务——司空,司空是做什么的呢?浚水动土、城邑营造、手工匠造,礼仪祭祀。相当于后世工部尚书兼礼部尚书。再看老子被免职后担任的职务——征藏史。负责征集、收藏、管理典籍,以及编修历代王朝历史的史官,是一个清贵的官儿。在三代那个时候,知识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典籍和礼器一样,是国之重宝,天命正统的象征。而祭祀与典籍官员,都是由巫祝担任的,是巫祝阶层的保留势力范围。所以很明显,老子是世袭家传的大巫、大祭,是巫祝的领袖。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周王室日益衰落,从天子至于大臣,都在积极寻求一条出路,周景王变法就是一个例子。而向典籍中寻求帮助,寻找上古道家治国的智慧,也不失为一条可以探索的道路。

其实人道比巫道衰落的更早更彻底。固然巫祝阶层在周时与世俗贵族分享权力,已经不像在夏商那样大权独揽,但仍然保留了相当大的势力范围,周天子代天巡狩,是名义上的教主。而人道修行人,在华夏人类建国立鼎,自身力量在大自然及蛮夷面前占据优势时,就逐渐主动或被排挤退出政权中心,慢慢消失在历史舞台了。依照道家一向以修炼为先的思维来看,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大概他们没有想到,或者是想到了也不会在乎,在失去了权利的支持和诱惑之后,人道的传承变得艰难起来。艰难到在夏朝时期还能有些蛛丝马迹,而经历夏商周之后,连老战友巫祝后人,也几乎只能去各种典籍中寻找他们的身影了。

老子的道,和上古人道的道是不同的。是从道和天道的角度,去描述宇宙的诞生、天地的运行、万物的出现、人类的修炼、国家的治理。也就是巫祝们会有时间想这些问题,修道人的立场一向是很明确的,万事都从我的角度去考虑,推而及我家、我族、我邦、我类。所以老子,是以一个巫祝的思维方式,来阐述对道家的理解。这就是可见于文字的、最早的巫道合流。巫道合流,自老子始。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老子心目中的理想国度,是一个修炼为主的道国。老子所赞同的国家形式,是周制天子封国分封制的完美版。老子提出的无为治世思想,是以古喻今,非常符合周室当时情况的对策。以周室当时的情况,居于群狼之间,唯一能保护自己的是名分,和名存实亡的分封制度。在自己没有成为天下共主的把握之前,谁也不愿意最先翻牌,明目张胆的去消灭天下共主,谁先翻盘,谁最容易被打死。所以周室这时,是大动猝死、小动快死、不动等死,基本上就是个死,就看是死得难看一点,还是死得有尊严一点。而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或许是能让周室死的最舒服的办法了。

老子所讲的修炼原则,基本上取自于上古道家的修法。

老子巫祝思维角度的道家世界观,极大地补充了道家思想。但这个世界观,若以上古道家的宗旨作为主导,那就堪称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