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真导引大论(上)

一、什么是导引

导引,是上古先民发现的一种依靠形体动作意识来引导精气神,来修养身体,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养生方法。

导引一词出自于《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导引,也称作道引,在古代道和导的字义还没有分开的时候,曾经是同一个字,后来表达引导的字义被单独剥离出来,就叫做导引。后人对导引的理解,或理解为呼吸和动作,或理解为动摇筋骨肢体。但无论呼吸还是运动,都属于形体动作,个人倾向于导引就是引导,就是靠动作和意识来引导精气神形的自我恢复。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导引并不是气功,导引并不以用意、引气为主,仅有个别导引夹杂有用意、引气的内容。导引虽有多种方式,但基本以形体运动为主,如果与一些现代方法对比,他更接近于运动疗法,而比现在的运动疗法更为科学有效。

二、导引的起源和发展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雍塞,不行其原,民气郁淤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导引和舞蹈是同根同源的,又或者说导引和舞蹈不分的。这个时候的舞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先民在畋猎劳作之时,感到身体劳累拘束,不由自主就做出某些动作,发现这些动作可以使人体得到良好的休养和恢复,于是就将这些动作编成舞蹈,在劳作间隙集体进行舞蹈。

二是出于战争,拿着干戚、兵戈跳舞,以做鼓舞士气、训练体能、庆祝胜利乃至威吓敌人使用。《韩非子》中记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三是出于祭祀,巫祝们在祭祀祖先和天地时,放松肢体和精神,随着本能手舞足蹈,逐渐形成祭祀之舞,例如庄子中记载的“桑林之舞”就是祭祀之舞。《周礼》记载的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汤《大濩》和周公《大武》均为祭祀之舞。

随着时代发展,舞蹈的养生功能与礼教、审美功能逐渐分离,趋向于专业化。就有了导引和舞蹈的分别,导引部分逐渐趋向于更专业的治病和养生。出于生活条件、文化传播、阶层分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导引逐渐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专利,

在古代,导引曾被称为“松乔之术”,松即赤松子,是炎黄二帝时期的人物,乔是王子乔,东周灵王太子。传说此二人都是神仙,擅长导引之术,养生延寿,于是又有“松乔之寿”的说法。在古代导引专著中,记载有“赤松子导引法”和“王子乔八神导引法”,未知是否托名,但结合《庄子》中的描述,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导引至少在战国时期,甚至在春秋抑或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一定程度的传播了。

《庄子·刻意》属于《庄子》外篇,大概是庄子的弟子门人所录,其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大概说明了当时导引的主要内容就是呼吸采气以及学习动物的动作。但在1984年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中国最早的导引学专著《引书》中,导引的体系已经较为完备,并不拘泥于仿生动作。这本书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许多内容都可以互相印证,创作年代都不晚于汉朝初年。考虑到一个完备的导引体系最少要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完善,不可能突兀的出现,可见我们祖先对于导引的运用是非常早的了。

汉朝之后,导引在专业化方面,经历了几次大的发展。

《引书》中的导引,既有用于治病的,又有用于养生的,但以治病为主。华佗《五禽戏》是第一部专用于健身养生的套路导引。虽然仍然具有治病的功效,但在功能上已经分化开来,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五禽戏在弱化了治病功效的基础上,强化了养生效果,更全面的锻炼身体各个器官,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导引的副作用,使导引可以作为日常锻炼身体所用,但五禽戏在内脏和筋骨锻炼方面强度很大,体弱者不适合过多练习。

隋朝的时候,太医令巢元方集合众人之力,编纂了《诸病源候论》,书中的导引法部分,对应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在治病方面更加专业化,是导引专业化的又一个里程碑。但由于该书属于多人汇编作品,其中收录的导引未免良莠不齐,部分导引描述晦涩难解。

立式《八段锦》是导引趋向于养生专业化的扛鼎之作,可谓集养生导引之大成,现代多种导引,都与《八段锦》关系不浅。现代《八段锦》套路大致成形于北宋时期,但《八段锦》中的主要体式,在《引书》《诸病源候论》中可以找到记载并已经非常成熟了。《八段锦》在养生领域,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缺陷了。

而明末天台山紫凝道人所创《易筋经》同样借鉴了许多古代体式动作,但其侧重于筋骨气力的锻炼,更适合作为习练武术的辅助,或者说可以作为武术的内功。类似于武术辅助类导引还有很多优秀作品,但赖于小说吹捧,《易筋经》最为有名,可作为武术辅助类导引的代表。

说到导引,就难免要提气功,提到气功,就难免要提气功大潮。气功大潮时期,某些大师乘风而起,愚弄民众。笨可归于科学的导引也被大师们归入故弄玄虚的气功一类,并以气功思想来指导导引练习,出现很多偏差。及至退潮,大师裸泳,气功名声扫地,导引也被拖累为人唾弃。而经历了西方式改造的印度瑜伽鸠占鹊巢,填补了导引健身的空缺。

起源于印度苦行派和性力派的两派瑜伽,本来是作为苦行僧以身体痛苦锻炼精神以及婆罗门教圣女开发各种姿势所用,并不专业于健身养生。瑜伽中有好多姿势都是反人类的,不符合人体力学的。但由于商业运作和炒作宣传的成功令人误以为瑜伽是健身养生的。商业模式的成功也使瑜伽获得资本的青睐,掩盖了瑜伽伤身的事实。而瑜伽在推广过程中,不停的抄袭篡改各种导引体式,但由于并不真正了解导引,以瑜伽思想去练导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事实上,很多导引师对导引也是一知半解,通过看书,或者和气功师、武师学习,由于体系混杂不得真传,自然难以达到预想效果,甚至不能养生反而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