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古

我们不是龙的传人

我们不是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这个说法,其实以前是没有的,更没有什么自古以来。随着几十年前“龙的传人”这首歌风靡两岸三地大江南北,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这一说法几乎成了共识,动不动就有人一脸骄傲的宣称,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每每在我腹诽“骂谁呢,只有你自己才是牲畜的传人”的时候,也是感到有些无奈。连新华字典都向流行的错误让步,我们又能奈何呢?不过想来想去,还是想写这么一点东西,做一点点努力,给各位有识之士看一看。

龙在华夏文明里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概念。要追究龙文化的来龙去脉,或者龙形象的产生,那非得写一部《龙文化十二讲》《龙十二代疑云》什么的,我们没那个必要。所以我们就看看龙在我们华夏文明中的主要文化意象,算起来大致有以...

古仙法次第与平衡

古仙法次第与平衡

古仙法次第,用大家熟悉的词来说,先是开玄关虚空得炁,不是大药那种大开关,只要做到最浅的万念归一乃至无念,初步的神气合就可以做到了,就是时间短点,需要慢慢延长而已。然后就是积累,以及用收敛法散布此炁于周身形体使先天之气化为先天之精,与肉身相合。收敛法是加强先天炁与肉身相合的深度的,敛炁于形。其实像导引之类也有一定的收敛效果,只是没有专门的方法效果好。这个不是纯粹的先天炼形,还混杂着后天,但是逐步过渡的。初期炼形到一定阶段,以炼神法做单独的炼神,以凝练元神,且叫元神吧。以睡觉或者静定来养神。一养一炼,神、识相合,钻杳冥入神玄关,或说性玄关,但这个不是性光那个玄关,那个顶多算凝神之机。此时神形相合,...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二)不死之方

我们看看方士的定义,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之人。技能点:祭祀鬼神、法术术数、算命看相、阴阳风水、行医救人、炼丹合药、忽悠皇帝。

巫祝和方士们,一直认为在某个地方有一种不死药,而服食不死药之后就可以[……]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仙之章

(一)仙之渊源

仙这个概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出现于大篆中。原字是一个人爬到一个鸟巢上,寓意人变成有翅膀的羽人。其出处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宾客们喝醉了,纷纷离开座位像鸟儿一样翩翩起舞。

在《庄子·在宥》也有“仙仙乎归”的说法,象鸟一样飘然归来。而在《庄子·天地》这一篇中,就已经明确了仙字“成仙”的含义,“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庄子的外篇杂篇,可以认为是庄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著述的。可以说在这个时候,仙这个字的基本含义已经确定了,和《说文解字》中“僊,长生迁去也。”含义几无二致。

大家可能发现,成仙这个概念,从一形成,就是做一个有翅膀的人,是飞...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六)道与生死

生是什么,生生不息。

《周易》上说“生生之谓易”,易是什么,易就是改变、变革、革新,就是不停的演化。大到宇宙的生灭,小到一个人的生老病死,无不在大道演化之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万事万物的演化过程。

生字的象形文字是一株大地上的幼苗,大家可以想象,这幼苗由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种子落地,然后枯萎化为泥土,新的种子又开始新的历程。这是从生到死,从死到生无穷无尽的过程。生这一过程,包括从产生到终结从终结到产生无限的演变。生也是生,死是生的终结,又是新生的开始。泥土可以生草木,草木死而生泥土。

但是大家不关心生,因为大家都是活着的人。大家不想关心自己是怎么来的...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五)道与鬼神

人与鬼神,还有动物、植物、昆虫、细菌以及其他各种生灵,都是大道所生,宇宙演化的一部分。

上古人道先辈们,是怎样对待鬼神的?除祖先英灵外,鬼神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蛮荒异类,时人认为他们神通莫测,称为[……]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四)庄子之道

庄子就是这么做的。

老子不是道思想的创造者,也不是春秋时期唯一的道家诸子。说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不代表没有其他道家,只是其他道家都被代表了。就像我们现在提到在线支付,就是说微信、支付宝,其他什么Applepa支付啊,那是啥!我们说上古两家巫祝、人道,也是这个意思。

出于不同派系的道家思想,在当时各有不同的认识和主张。春秋时期,老子同时代或更早的的道家流派有管仲、老莱子、杨朱等,晚一些的有列子、王诩、庄子、韩非、等等。在修身方面,各个道家流派的主张基本上大同小异,主要区别都在于治政方略。然而道家处世,讲的是与世推移不滞于物,就算儒家、法家都可以说是道家的变异流派,道不行则行之以礼...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三)老子之道

上古之道,至老子为之一变。

老子继承了上古道家的遗产,但老子之道,不是上古道家之道。

先说说老子这个人。《史记》中对于老子生平的描述基本上一言难尽。古人称氏不称姓,老聃,聃是老子的氏,老子是姬姓聃氏,其祖先季载,姬姓周氏,季是行字,载是名字。如果大家不明白,那就比方刘二奎,二是行字,奎是名字。季载是文王周昌之子,武王发之弟,也是周公旦的弟弟。后来周公旦执政时,将季载封地聃国,就以封国聃为氏,称为季聃或聃季,其后人称季聃或聃季一族。但到老子时,聃国已经被灭,空有聃族。

老子著书立说,传道受业,成一家言,为子学家,所以被世人尊称为子。

至于老这个字,难说所从何来,有人说是因老子出生在夏都老丘...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二)真至神圣

总有一些修炼上古道家法门的修道人,没有死于无情的岁月,没有死于残酷的战争,他们通过修炼,一直活下来,攀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

他们从一个普通人,修炼成更有能力的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他们的终[……]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道之章

(一)上古人道

道,这个概念不是老子创造的,道家,也不自老子始,老子只是写了一篇《老子》,将道这个概念记录下来,而《老子》和《庄子》,是我们所能看到的道家思想的极大成者。

上古以降,道从何来?

三代的两种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没有道这个字,只有行这个字,是一个十字路口。而在钟鼎文中,道这个字,是在行字的十字路口中间加了一个人字,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准备选择他的道路。这就是道这个字的原始含义了,是人所能知所能行的道路,是为人之道。

所以先有修道人,而后有道。修道人,是与巫祝几乎同时而并存于世的一脉传承。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我们是上古人道传承。那么我们姑且把上古道家这一脉传承通称为人道。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左转·成公十三年...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七)巫祝传承

巫道合流之后,巫教传承大多包含在道教之内,但基本上所有传承,都称道不称巫。当然,道教之外,仍然有一些人坚持着原始的巫教传承,就像有些人仍在坚持着原始的道家传承。

静定、存思和音诀是巫祝在修炼方面的主要传承,这些基本上,一直应用于现在的道教以及其他宗教的修炼中。静定基本上是所有修炼必不可少的法门,当然有极少数修法本来是不需要静定的,但还是把静定加在里面,毕竟好用。并且即便是不需要静定的法门,其实原理上也与静定有相通之处。存思又名精思之法,存而思之,精诚思之。存思的对象,可以是人类,可以是神明,可以是草木,也可以是金石;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构;可以是图像、也可以是声音;可以动,也可以...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我所知道的巫道仙

(六)巫道合流

汉武帝初年,其实对于方术之士还是有一定的容忍度,也宠信过几个有名的方士,例如方少翁为李夫人招魂之事,但前提是不要参与国家大政。而黄老道家却在汉初逐渐与方仙道合流成黄老道,成为有很大影响力的半宗教团体和治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