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尚阳讲道家思想精粹(八)

第八篇:小国寡民治世说

这一篇文字,如果换一个名字,我更希望他叫做——老子的理想国。既是老子心目中百姓的乐土,又是老子心目中修道者的国度。不同于科技之路、工业之路,这是人类自身进化的另一条道路。老子和庄子在治世主张上基本没什么不同,这里就只讲讲老子。

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天下大同。老子的理想国是什么?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首先是行政理想“小国,寡民”。这不是一个国家概念,在中国古代,没有国家概念,只有天下概念。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万方朝拜,四夷咸服。天下都是天子的,天子乃是天下共主。无论华夏和四夷都是天子的臣民。所谓国,只是天子分封给有功之臣的封地,国君乃是天子的臣属,封疆之臣,一方之主。不得不说,封国制度其实是很先进的地方自治制度,秦朝的皇帝集权是一大倒退。封国制度起源于三皇五帝之前,发展于三代,成熟于周。周代也是历史上国祚最长的一个朝代,而其后实行皇帝集权制度的秦朝,几十年就崩溃了。

封国制的核心是什么,大王室、小封国、封国自治。封国制度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障,是要有一个强大有力的中央王室。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是什么?礼乐就是祭祀、礼制、纳贡、乐舞、用兵,就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周王室制定法度,掌握方向,诸侯在遵循天子法度的前提下,在封国范围内自由行政。而小的封国,意味着诸侯不可能在武力和财力上与周王室抗衡。封国的政治文化制度由王室把握方向,封国的税收按比例上缴,封国的军队受王室征召。而诸侯拥有自由的行政权力和限度内的立法权、司法权、治安权,这就是封国自治。寡民,代表封国内人口稀少,百姓拥有足够的平均资源和土地,不至于因为资源缺乏、因为饥荒而发生内乱和封国战争。可以说,周朝的这种封国制度可以称为最稳定的社会制度。

那么周天子坐拥中国,统御万邦,就算几代天子不务正业都不会有问题,它又是怎么毁灭的呢。这里面当然有天下承平日久,几代周天子骄奢淫逸,不修文德不修武功的原因,更有外族夷狄的催化因素。但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呢,王室不够大,封国不够小,政令难以通达,人口不断增加。王室不够强大,封国不够小,这是周代分封制本身的缺陷。王畿,就是王室直属土地虽然不小,但是对比一些大国,也难以建立绝对优势。后期,甚至不得不把王室土地分封给东周公和西周公,自己反倒没有立身之地了。而周王室的军队在没有诸侯军队支援的情况下,难以对抗外族侵略。而周朝灭商之后,立朝初期因为各种原因,分封了一批大国,有些大国甚至有上千里的国土。政令难以通达,人口不断增加,这就是受限于历史的局限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朝辽阔的疆土与落后的交通方式不成正比,即使道路通达,舟船兼济,也难以改变交通不方便、信息不通畅的事实,这就造成了王室对封国鞭长莫及,封国难以监管,政令难以实施。天高皇帝远,诸侯自然为所欲为。而在和平时期激增的人口,使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之间要争夺生存空间,诸侯国也能有足够的军队讨伐他国。这样,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制度核心就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取代了。

老子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老子就提出了他理想的制度,小国,寡民。接下来就是经济文化军事理想,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一段文字的核心在哪里,愚民、倒退、茹毛饮血?不,核心只有四个字,有而不用。有是前提条件,首先有,然后用不用就在于老百姓自己了,如果穷的连裤子没有,那想用也用不上了。有什么呢,有十倍百倍的各种器物,出门可以坐船坐车,封国有军队保护。

衣食充足,这样老百姓就会珍爱生命远离迁徙。老百姓为什么看轻死亡呢?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正是因为迫切的想要活下来,因为求生的欲望,才会看轻死亡,才会不怕死,才会冒着死亡的危险铤而走险。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说,现在逃跑也是死,反抗也是死,一样是死,为建立新的楚国而死好不好。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为什么迁徙呢?因为他们无法在家乡获得足够的食物,不迁徙就没有饭吃,不迁徙就不能躲避战争。老百姓迁徙千里,也不过是要找一个能吃饱饭、能睡个安稳觉的地方。设想家里吃穿用度有的是,谁会喜欢冒着生死的危险,受着赶路的辛苦,千里迢迢跑去做盲流呢。

既然有了,为什么不用呢?不是不用,是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了,就要考虑精神生活了。我有十倍百倍的各种器物,可是我用不到啊;出门可以坐船坐车,可是我就是不坐啊;封国虽然有军队,可是却没有敌人啊。话说酒宴满席,不过一饱,广厦万间,卧眠七尺,你房子再大,房子里都是你的床,就算睡到家具城里,睡觉也就那么一点地方。但用不用得上是我的事,总得先有了才谈到用上用不上。有而不用,就是一种返璞归真。我们现在提倡绿色出行,虽然可以开车,但宁愿骑自行车。提倡绿色生活,远离各种自动工具。有而不用,百姓也就不用费尽各种心机劳心劳神,百姓的思想就会回归淳朴纯真的状态。就是民复结绳而用之,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为什么说民复结绳而用之是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而不是社会文明的极大后退呢。老子认为,人们之所以难以治理,就是因为他们心眼太多了,所以用权谋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端,不用权谋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分。那么怎么办呢?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聪明真的是聪明,傻子就真的傻么。聪明若是过了头,就是小聪明,小聪明就是大愚蠢,人要是太聪明了,还不如傻一点的好。人们本来就过于聪明了,还是让他们傻一点的好。傻不是傻,是淳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小聪明不算什么,愚拙一点才是大智慧。因此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仁义、智慧、巧利难道不好么?有人提倡仁义,是因为大道被废弃了,如果人们善良淳朴,哪里用得着提倡仁义呢,哪还会有仁义这个概念呢。正是因为有了不仁,才有了仁义,正是因为有了伪诈,才有了智慧,正是因为有了机心,才推崇机巧。所以只有抛弃仁义、智慧、巧利这些,才会“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那么只是命令人们抛弃这些,人们就会抛弃吗,不,要让人们找到正确的道路。什么是正确的道路呢?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保持淳朴朴素的生活状态,减少心中的思虑欲望,废弃各种繁杂的学说,不要总是杞人忧天。这才是理想的精神境界。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一句涉及到老子的军事观,还是要单独说一下。在老子眼里,用不到军队,才是军队最大的贡献。从我国古代诸子大多都认为,兵者,凶器也。老子同样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要么不用兵,只要用兵,就要生灵涂炭。最擅长用兵的是让兵无处可用,通过政治经济手段解决一切问题。次一等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于利用大势,不战而胜。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兵强马壮,谁还敢来打你的主意呢。再次一等的,即便用兵如神,百战百胜,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支持一场战争的财富损失往往比人员损失还要严重。所以,甲兵无所陈,才是国家军事秩序的理想状态。

有而不用还牵涉到另一个概念,逍遥。逍遥是道德之外,道家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人得道谓之逍遥,不滞于物就是达到逍遥的方法,就是执道而行。不只是庄子讲逍遥,老子也讲逍遥,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这就是逍遥,是生活中的逍遥。让器物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们为器物所用,不能依赖器物。人要得到最终的解放,还是要从人本身下功夫。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看起来这也是经济理想,但实际上不是,经济概念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这十二个字却是治国理想。与之相近的十二个字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后面这十二个字都可以在小国寡民这一章里找到解释。这十二个字与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属于目的和方法的关系。让老百姓吃得好,穿得暖,住的安稳,过得淳朴快乐,也就是安居乐业的意思。文字之外的涵义是,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怎样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万国、天下间繁杂、不祥的事情都要着落到天子的头上,能够悄悄的为百姓解决所有这些问题,才是天下的圣人。在远古、上古时期,天下共主,是一种责任。庄子说过这样两句话,“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毛,以养天下之形。”“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这是我们华夏上古的圣人,带领先民,披荆斩棘,在蛮荒中为人类求生存,开创万世基业的过程。《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从原始的选举制到禅让制,都是选拔贤能,来为百姓辛劳,为天下做事。老子说“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就是说只有像看重、爱惜自己身体一样看重、爱惜天下百姓的,才能把天下托付给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道德在退步。到了后来,智巧滋生,私欲横行,百姓不再淳朴。夏启杀掉了他的父亲大禹推举的的继承人伯益,篡夺了帝位,开创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这个时候,尽管天下为天子所有,但如果天子无道,诸侯以及百姓仍然可以合乎道理、合乎法理的吊民伐罪,商汤、周发都是这样做的。

圣人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在前面第三课我们已经讲了什么是无为,什么叫柔弱。什么是无为,四两拨千斤就是无为,什么是柔弱,对于千斤来说,四两就是柔弱。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无为也是需要去为的,而不是什么都不干。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处世无为、行教不言,处字和行字要放在前面。治理国家和百姓,做到为无为,那么就不会有治理不好这样的事。

老子在道德经里举了一个好例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烹小鲜怎样呢,不翻就糊了,翻多了就烂了。古人经常用做菜煎鱼来比喻治理国家。《诗经·匪风》一篇中有“谁能亨鱼?溉之釜鬵qin”一句,毛苌解释说,煎小鱼如果翻动多了小鱼就碎了,治理百姓如果太劳烦民心就散了,知道怎么煎鱼,就知道怎么治理百姓了。更早的伊尹同样借做菜的道理比喻治国,做菜不可太咸,也不可太淡,要调好佐料;治国如同做菜,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朝的宰相官名叫做阿衡,手握权柄平衡天下。后世将宰相称作调羹,意思也在这里了。所以说,一个好的厨子,是做总统的料子。英国有个经济学家叫亚当斯密,读道德经读到这里,老泪纵横茅塞顿开,提出了他著名的理论——小的官府就是好的官府。这里也许隐藏着小国寡民的另一层意思,官府不要操纵太多,要让社会自主发展,而官府的作用是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很多人读到,大道废,有仁义,这一段,都认为老子的政治主张就是让人民回归纯朴回到过去,这其实是一个误会。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道家灵活处世的态度,怎么会这样死板的抱残守缺思想僵化不知变通呢。在老子的心里,一个完美的道国,应该是以人的淳朴的本性来行事,求之不得,其次是以道德礼乐来自我约束,求之不得,再次是以律法律令来约束。德、法,是求道国而不得的退而求其次,也是道家治国的理论分支。

所以什么是无为而治呢。有心地淳朴的百姓,有以身作则的圣人,有上下有节的礼制,有宽容完善的律令,那么就让天下自己去运行好了。顺从天地的规律,顺从百姓的习俗,以道心为本心,以民心为圣心。不劳民伤财,不政令频出,不朝令夕改。那么圣人只是垂衣拱手站在那里,天下就治理好了。就像天地使万物自然生长而不作为,也不将万物据为己有,生长万物而不自傲。有成就也不居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成就就不会失去。

什么是圣人治国的最高境界?“太上,不知有之”。圣人无名,天下虽然治理了,但是老百姓们都说,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呀。老百姓不知道是圣人的功劳,这才是圣人的大功劳。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尧帝治理天下,天下大治百姓安乐,田间的老人一边游戏一边唱歌,有人叹息道“尧帝万岁万万岁呀”老人回答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为饮,耕田为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就是著名的《击壤歌》。是啊,太阳出来去干活,太阳下山去睡觉,打井喝水,耕田吃饭,尧帝是谁呀?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呀。

黄帝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追溯上古,天下大治,小国寡民,人皆养生,这便是老子的理想国了。

 

好,到此本篇结束,全八篇也结束了。这是对老庄道家思想的一个体系的串讲,基本上概括了主要思想内容。供给有志于道家修行的同道们借鉴。身为一个文盲,要讲出道家思想精粹,压力很大,在落笔的时候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以至于写了几个月之久,真是惭愧之至。至于或对或错,随便看一看,不要在乎这些细节。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